
院所代碼 | 院系所名稱 | 科目名稱 | 考試大綱 |
042 | 北斗研究院 |
04202程序設計上機考試 (C、 C++、Java、Python語言任選一門) |
《程序設計上機考試(C、 C++、Java、Python語言任選一門)》重點考查學生利用計算機編程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考生至少精通C、C++、Java或Python中的至少一門編程語言,熟練運用所掌握的編程語言進行代碼編寫、調試、測試、執(zhí)行,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考試范圍包含: 1. 基本數據類型、表達式、輸入輸出 1.1掌握基本數據類型的定義與操作;熟練編程語言的輸入輸出方法; 1.2 能夠正確運用表達式,熟悉運用算術表達式、關系表達式、邏輯表達式; 1.3 了解輸入輸出的格式控制。 2.算法與控制結構 掌握各種運算符的使用;掌握各種過程化控制語句結構; 2.1 理解算法的概念 2.2 熟練運用條件結構進行編程; 2.2 熟練運用循環(huán)結構進行編程。 2.3 能夠根據問題需要設計解決的算法 3. 函數 3.1掌握函數聲明與定義; 3.2掌握全局變量、靜態(tài)變量、局部變量; 3.3 掌握遞歸函數等的定義與調用方法。 4. 數組 掌握數組的定義與使用;掌握數組做函數參數的用法;掌握數組各種排序和查找算法。 4.1 數組定義和初始化數組; 4.2 數組做函數參數; 4.3 二維數組; 4.4 字符數組與字符串,字符串函數。 5. 結構體與類 5.1了解結構體及其成員的定義與使用; 5.2 掌握類的定義及成員函數的定義和使用; 6. 文件讀寫 掌握文件讀寫的方法,根據問題需要從文件讀取數據和保存數據到文件。 6.1 掌握文件的讀寫模式; 6.2掌握文本文件的讀寫; 6.3 掌握二進制文件的讀寫。 7. 異常處理 掌握編程語言異常處理的機制,會在編程中運用異常處理。 |
042 | 北斗研究院 | 04204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
(一)地理信息系統的科學和技術基礎 1、地理信息系統的科學基礎,包括地球系統科學、地球信息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地球空間信息科學、地理信息系統。 2、地理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包括地理系統理論、地理信息理論、地理(地球)空間認知理論。 3、地理信息系統概述,包括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統的構成、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統與相關學科的關系、地理信息系統發(fā)展簡史。 4、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基礎,包括數據采集技術、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現代通信技術、軟件工程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網絡空間信息傳輸技術、虛擬現實與仿真技術。 (二)地理空間數據組織與管理 5、地理空間信息基礎,包括地理空間信息的描述方法、矢量數據的屬性描述、矢量數據的類型和空間關系、元數據、地圖投影。 6、地理空間數據模型,包括地理空間數據模型的概念、地理空間數據的基本特征和描述內容、空間數據的分類編碼和數據分層、空間數據的空間索引、空間數據模型。 7、地理空間數據結構,包括無拓撲矢量數據結構、拓撲數據結構、柵格數據結構、數字高程模型數據結構、四叉樹和八叉樹數據結構、其它數據結構。 8、地理空間數據庫,包括數據庫的概念、數據庫的系統結構、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功能與組成、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管理模式、地理數據庫中的時間維。 (三)地理空間數據的獲取與處理 9、地理空間數據獲取,包括數據源的種類、數據采集的方法,遙感影像處理。 10、空間數據的編輯,包括圖形數據的編輯、圖形數據的幾何糾正、圖幅的拼接、網絡特征元素的編輯、文本數據的編輯。 11、空間數據的處理方法,包括圖形屏幕編輯的基本操作算法、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自動生成、空間數據的壓縮編碼方法、空間數據的格式轉換、矢量數據和柵格數據的轉換。 12、地理空間數據的質量,包括GIS數據質量的概念、GIS數據質量的研究方法、空間數據的不確定性。 (四)空間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13、空間數據分析的計算模型,包括關于分析計算模型的一般知識、GIS的空間計算模型。 14、空間查詢與統計方法,包括GIS常用的空間統計分析模型、空間數據的查詢、屬性數據的查詢統計。 15、空間分析方法,包括柵格數據分析的基本模式、矢量數據分析的基本方法、網絡分析應用、基于地形的空間分析。 (五)地理信息系統產品輸出及可視化 16、地理信息系統產品輸出,包括地理信息系統產品的輸出系統、地理信息系統產品的類型。 17、空間信息可視化技術方法,包括可視化的概念、可視化的技術方法、三維虛擬GIS(VR-GIS)的應用。 (六)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設計與標準化 18、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設計,包括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設計模式與程序評價模式、地理信息系統工程設計的內容與過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系統分析、地理信息工程的系統設計、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實施設計、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運行維護設計。 19、地理信息系統的標準化,包括地理信息系統標準化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統標準化的內容。 (七)地理信息系統的高級技術 20、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包括GIS計算環(huán)境發(fā)展回顧、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的體系結構、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的計算模式、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統的計算技術 21、空間信息基礎設施與數字工程,包括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數字地球”的概念與框架、 “數字城市”的概念、框架和建設技術、“數字流域”的概念和框架 22、空間信息網格,包括空間信息網格的概念、空間信息網格的計算、空間信息網格技術與GIS、網格GIS的體系結構 23、空間數據的互操作,包括空間數據互操作的概念、互操作的實現技術、練習與思考題。 24、地理信息系統的集成,包括地理信息系統集成的概念、“3S”技術集成、多源數據的集成、GIS與專家系統的集成、GIS與應用分析模型的集成。 25、地理時空大數據和云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