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證券從業(yè)資格考試《證券交易》科目第十章第五節(jié)“結算風險與防范”的知識點,請考生們查看!
 
  一、證券交易結算風險的含義和種類
  1.含義
  證券結算風險是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在組織結算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
  2.種類
  (1)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包括買方不能履行資金交收義務的風險,或賣方不能履行證券交收義務的風險。
  信用風險可以進一步細分為“本金風險”和“價差風險”(價差風險也稱“重置風險”)。前者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付出證券但收不到對應款項,或者付出款項但收不到對應證券的風險。后者是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采取處置措施時價格發(fā)生不利變化的風險。
  (2)流動性風險。在面臨資金或證券交收違約時,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需要墊付資金或證券給守約方。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一旦出現(xiàn)流動性風險,后果將十分嚴重,很可能導致證券登記結算系統(tǒng)無法正常運轉,證券市場被迫閉市。此外,由于守約方無法收到原先預期能收到的款項或證券,因此也極易引發(fā)連鎖反應,波及其他金融市場。
  (3)操作風險。其是指由于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硬件、軟件和通信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或人為操作失誤,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管理效率低下致使結算業(yè)務中斷、延誤和發(fā)生偏差而引起的風險。
  (4)法律風險。其是指因為法律法規(guī)不透明、不明確或法規(guī)適用不當,導致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遭受損失的風險。
  (5)結算銀行風險。結算銀行破產(chǎn)、倒閉時,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存放在結算銀行的存款將面臨無法足額收回的風險。
 
  二、證券結算風險的防范措施
  1.世界各國采用的防范結算風險措施
  世界各國采用了許多措施來管理和防范結算風險,主要包括:
  (1)采用事前防范措施,強化結算參與人的資格管理。
  (2)在共同對手方制度下,通過貨銀對付交收機制來防范本金風險,保證證券和資金的所有權同時進行實質(zhì)性交收,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3)采取盯市制度、收取擔保品來防范價差風險。
  (4)建立結算互保金和其他財務資源,防范流動性風險。
  (5)妥善選擇結算銀行,防范結算銀行風險。
  (6)加強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內(nèi)部管理,完善證券登記結算系統(tǒng)軟、硬件設施,防止操作風險。
  (7)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和健全的業(yè)務規(guī)則體系,減少結算行為和結算關系在法律上的不確定性,防范法律風險。
  (8)提高快速處置風險的能力,防止系統(tǒng)性風險的發(fā)生。
  2.我國的結算風險防范和管理措施
  《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針對交收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技術風險,明確了有關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形成了一套嚴密的結算風險管理體系。
  (1)事前防范措施。對于結算參與人信用風險的事前防范,《辦法》規(guī)定了以下三種措施:
  1)要求建立結算參與人制度,設立結算參與人資格門檻。
  2)建立結算參與人風險評估體系。
  3)對于持續(xù)或重大交收違約的結算參與人,限制其凈買入額,或暫停、終止辦理其部分、全部結算業(yè)務。
  (2)本金風險的防范。針對本金風險,《辦法》規(guī)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需引入貨銀對付機制。
  (3)價差風險的防范。《辦法》規(guī)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可以要求高風險參與人提供交收履約擔保。另外,當結算參與人資金交收違約且其當日買入暫不交付的證券不足以彌補違約交收資金時,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可以扣劃其自營證券,或要求其提供擔保;結算參與人在規(guī)定期限仍無法償還資金的,可以通過變賣相關暫不交付的證券、擔保品等予以彌補;處置所得不足的,可以向違約結算參與人追索;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無法追回的,可用結算互保金彌補。
  (4)流動性風險的防范。
  (5)其他風險的防范。
 
  高頓網(wǎng)校贈言:用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彎曲的身軀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體魄健壯起來,束縛的腳步才能邁開;只有使自己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短視的眼光才能放遠;只有使自己愚昧的頭腦聰明起來,愚昧的幻想才能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