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有又收到一個問題,說中級會計備考了好幾年了一直都無法通過,感覺自己在無效備考,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此小編做如下分析,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中級會計落榜原因總結

  原因無非這幾個方面:沒有會計的天賦 or 備考資料不給力 or 備考成了慣性

  我們逐個解決這個問題:為什么過線的不是你。

  1.沒有會計的天賦

  這個原因真的還是挺好笑的,會計中級職稱考試還不是會計的終點,甚至連中點都不算,這哪兒就到了拼天賦的地步了。即便是cpa考試,通過高效合理的學習方法,積累會計經驗,一樣有機會考過。

  天賦論向來都是庸人安慰自己的詞調。而且題主有備考資格,起碼是擁有了一定的學歷水平+會計n年工作經驗。沒有天賦何以通過國家的高考選拔并走在這條路上呢?因此這條原因不要當真。

  2.備考資料不給力

  說實話,現(xiàn)在大家都聞到了機構的商機,不管什么考試都有“沖鋒押題”“某某王”“XX寶典”,都是來機構里分一杯羹,有效提分卻不見得。建議多聽幾家,最好試聽后再做選擇,不過這也避免不了開頭精彩后面爛尾。

  3.備考成了慣性

  備考之后失敗于是又備考,循環(huán)往復數(shù)次。這很容易產生慣性,習慣了復習備考的生活,忘記自己在做的是無用功,但是迫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堅持到底。

  堅持要是真的有用的話,還要方法干嘛呢?盲目的堅持是毫無意義的自我感動。

  每個科目性質不同,這里逐個分析:

  先學中級會計實務,因為它的內容最多,考察最難,占用的復習時間也最長。把大塊放在前面屬于“先苦后甜”了。這個考情每年都有小變化,不過知識點從未變少??荚嚨闹仉y點依舊是長期股權投資、合并財務報表和所得稅。這些內容在聽課時老師經常反復強調,人生建議:聽老師的話。

  最好手寫筆記,做思維導圖,再不濟把目錄研究透徹。章節(jié)雖然多,但是細分只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這幾個模塊。每個模塊都存在共同點和不同,比如資產來說,所有資產的賬務處理都有初始計量+后續(xù)計量+減值+處置。各種資產類型只是在這個公式基礎上變動,通過對比,很方便好記。

  財管考驗的是計算力和理解能力,對財管的評價往往兩極分化,有人說這超級難,有人說完全不費解。這科目的題型花里胡哨——單選,多選,判斷和綜合,上80分的關鍵:單選和判斷本質上是來送分的,綜合題是10分的大題,10個空讓你填。不需要寫過程,只需要寫答案,一般答案是整數(shù)或者能保留兩位小數(shù)的都是正確答案,除不盡的是錯誤的。所以如果搞不定這門學科,把每章的公式抄下來推導一遍,記下來,60分到手,琢磨下解題方法,再做做題,這科就通過了。

  經濟法和單選的客觀題很像,幾乎都是細碎的知識點,比較枯燥。經濟法考的好的人別的不敢說,耐心絕對是一等一的。不過惡人自有惡人磨,學經濟法一定得把教材看明白。尤其基礎不好的,建議看一下精編教材,它的知識點經過凝練,題目圍繞知識點,問到的都是核心知識點,對知識點練習的把控很到位。


以上就是【中級會計備考多年不過,無效備考的原因有哪些?】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想學習更多中級會計師相關知識,歡迎前往高頓教育官網(wǎng)頻道,這里可以學習更多關于中級會計師的精品課程,練習更多免費題目,還能及時了解實時更新的考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