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虧了半年的工資,晚飯吃面吧!”昨日,一位股民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出如此感嘆。
  A股周四再度出現(xiàn)大幅下跌,滬深兩市股指跌幅雙雙超過3%,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更是大跌了6.33%,兩市成交則萎縮至1.46萬億元。
  《*9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人士均將矛頭指向了資金面:“IPO凍結巨量資金導致資金面緊張”“場外配資加強監(jiān)管”“6月底報表日資金需回流銀行”……
  近期的社會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新經濟指標顯示宏觀經濟出現(xiàn)回暖跡象,國務院推出的四大工程包也將陸續(xù)發(fā)揮穩(wěn)增長作用。“市場開始逐步形成經濟或在三四季度企穩(wěn)的預期。”機構人士多數(shù)認為,在此背景下,央行沒有必要頻繁動用貨幣工具,市場進一步提升估值有限。此外,隨著前階段市場的大幅上漲,證監(jiān)會對場外配資監(jiān)管態(tài)度趨嚴,希望市場轉為慢牛的態(tài)度非常明顯。
  “本來我看到12000點,但聽了報告后下調到了8000點。”一位幾天前參與招商證券策略報告會的機構投資者對《*9財經日報》記者稱,“在場的官員以及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都提到了,通縮風險基本排除、貨幣政策后續(xù)操作空間并不大。這在我看來,下一階段流動性局面會有一定變化。”
  預計融資300億元的國泰君安昨日接受網上申購 ,連同其他24只新股同期IPO,市場估計將有約7萬億元打新資金被凍結。IPO凍結巨量資金,杠桿配資的平倉,被認為是這一次市場調整最關鍵的因素。
  “必須清理投機者,讓投資者留下來。”華林證券策略分析師胡宇向《*9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也有銀行業(yè)人士向《*9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最近股市轉弱,考慮到6月底的資金緊張時點,估計未來兩周可能有更多的資金從股市流出回歸銀行。
  來自銀行間市場的一線交易員也提到了資金面這兩天的變化,“全市場資金利率昨日出現(xiàn)顯著上升,資金面暫時緊張主要是緣于新股申購和MLF(中期借貸便利)縮量投放兩個因素。”國內一家國有大行債券交易員接受《*9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資金面有所偏緊,但算不上特別緊張。據(jù)推算,6月17日或18日,3月份續(xù)作的MLF操作面臨到期,預計總規(guī)模在6700億元。央行是否續(xù)作6700億元的MLF令市場預期偏謹慎。
  近期地方債的密集發(fā)行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市場流動性偏緊,尤其是商業(yè)銀行作為主要的債券購買者。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對《*9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地方債公開發(fā)行的部分會占用銀行現(xiàn)金頭寸,擠壓其他利率債配置空間。地方債供給壓力太大擠壓現(xiàn)金頭寸后,會影響銀行對其他融資主體的信用投放,產生擠出效應。降準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
  但有機構認為,近期房地產成交明顯回升,地產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逐步加強,投資者開始逐步形成經濟或許在三四季度企穩(wěn)的預期,央行沒有必要進一步調控貨幣政策。
  此外,A股的資金需求還在加大?!?9財經日報》記者梳理本輪牛市資金來龍去脈發(fā)現(xiàn),去年下半年約有9000億元資金進入到股票市場,而今年截至目前的資金流入達到3.5萬億之巨。結構上融資性資金仍占據(jù)重要比重,但二季度后保證金上漲速度明顯加快,同時對資金的需求也在明顯加大。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向《*9財經日報》記者稱,券商兩萬多億的融資盤,其實只是“水面上”的杠桿,“水下”各種配資估計也有過萬億,現(xiàn)在成交量很低,很多高杠桿的投資者都沒有降低倉位,調整明顯還沒有到位。
  也有不少基金堅持A股中長期處于牛市之中。
  文章來源:*9希財經日報

高頓網校精彩推薦:

2015年1月-12月財會考試月歷

2015公務員工資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財經名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