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宏觀經濟數據回升、國資改革提速、滬港通推出在即、QFII新一輪擴容等多種因素刺激下,在底部震蕩蓄勢已久的A股終于迸發(fā)了活力。自7月22日加速上行以來,上證指數累計*5漲幅超過8%,并勇創(chuàng)年內新高。由此,A股是否終于苦盡甘來,迎來新一波牛市已成為投資者最為關注的話題。對此資深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牛市確立”尚待觀察,“醞釀牛市”更為確切,結構性行情且行且珍惜。
  政策“定力”猶在
  海關總署*7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4.1%,遠超市場7%的預期,對股市構成了明顯的利好支撐,但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觸底回升仍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
  從經濟數據看,7月份CPI同比上漲2.3%,PPI下降0.9%,7月份匯豐制造業(yè)PMI終值為51.7%,7月份非制造業(yè)PMI連跌3個月至54.2%,匯豐中國7月份服務業(yè)PMI又大跌一場,降到近9年來的低位,該指數6月份曾達53.1%,7月份則快速下降到50.0%。這些數據說明,我國經濟仍未確定性見底。
  從政策基調看,管理層為今年下半年定調較為寬松。管理層很清楚中國經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希望避免全面放松或短期強刺激,以避免引發(fā)新一輪信貸和投資高潮。雖然可能將繼續(xù)默許地方政府放松限購政策,但全面取消限購政策或大幅降低二套房貸首付,短期內是不可能的。政策取向仍將在“微調”的基調下,輔以“定向的”流動性寬松措施。
  從流動性看,央行[微博]一方面希望保持合理的貨幣投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希望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幫助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從5月份的外匯占款分布情況看,中央銀行購匯只有3.61億元人民幣,其余90%的外匯被商業(yè)銀行購得。這說明,中央銀行已經基本退出外匯市場的日常干預,商業(yè)銀行在用長期流動性置換短期流動性,這將帶來兩大問題。*9,商業(yè)銀行存貸期限錯配加??;第二,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需求加大。而這正是現在所面臨的金融核心問題。
  另外,央行8月7日在公開市場開展2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至此,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實現200億元資金凈回籠,為連續(xù)第二周凈回籠操作。市場人士表示,央行連續(xù)兩周凈回籠對市場心理形成一定負面影響,而8月中旬又將有新股申購,對短期資金面形成一定干擾。結構性牛市特征明顯
  最近,經過以煤炭、銀行、證券、鋼鐵為主的低估值藍籌股輪番拉升后,前期調整到位的中小市值個股開始重新活躍,從而使得創(chuàng)業(yè)板的買盤力量漸增。值得關注的是,最近市場重現“喝酒吃藥”行情,不少機構趁著滬港通臨近的時機進行調倉,將前期漲高的成長股換成估值低、股息率比較高品種。
  隨著2014年上市公司中報的持續(xù)披露,QFII、券商、險資、基金、社保等機構在二季度的布局路徑也初露端倪。數據統(tǒng)計顯示,截至8月8日,已經披露中報的395家公司中,21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德意志銀行和鉑金投資在二季度分別新進瀘州老窖(18.87, 0.00, 0.00%)923.79萬股和917.19萬股,兩家QFII合計持股*7市值超過3億元;有3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券商的身影,新進持有福耀玻璃(9.94, 0.00, 0.00%)、皖維高新(3.15, 0.00, 0.00%)、豫金剛石(6.100, 0.00, 0.00%)、蘇交科(9.090, 0.00, 0.00%)、小天鵝A(11.21, 0.00, 0.00%)等12只個高成長股;有33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了險資身影,西山煤電(5.98, 0.00, 0.00%) 、天健集團 、豐樂種業(yè)(7.78, 0.00, 0.00%) 、湘電股份(10.81, 0.00, 0.00%) 、圣農發(fā)展(14.26, 0.00, 0.00%) 、南玻A(7.38, 0.00, 0.00%),險資持有的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基金方面,財通、東吳、國聯安、民生加銀等基金公司專戶產品,及華夏資本、鵬華資產和融通資本等基金子公司證券投資資管計劃現身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特別是國聯安基金[微博]旗下專戶成功潛伏盛屯礦業(yè)(13.05, 0.00, 0.00%)及瑞康醫(yī)藥(33.56, 0.00, 0.00%)等大牛股,短期獲利豐厚;社?;鹪诙径燃觽}了22只個股,新進18只,增倉最多的是利源精制(15.23, 0.00, 0.00%) ,二季度增持1300萬股,東華軟件(17.14, 0.00, 0.00%)為新進持有最多的個股;保險資金在二季度加倉9只,新進14只,其中西山煤電在二季度增持2886.79萬股,天健集團為二季度險資新進最多的個股。
  當然,近日藍籌股出現調整,但未出現放量殺跌的跡象,多采用盤間調整的手法消耗盤中浮籌,說明市場對藍籌股并沒有失去信心。在藍籌股調整的同時,題材股接過上漲大旗,帶動市場人氣、交投活躍,存量和增量資金在藍籌和成長兩大主題之間來回切換,催生了藍籌股和題材股輪漲的格局。正是這種結構性的換擋節(jié)奏,決定了當前市場結構性牛市的特質。
  總之,2006年初“股權分置”改革,上證從998.23點上漲至6124點,目前市場對新股發(fā)行“注冊制”,國企改革推進,“滬港通”將于10月份開閘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期待,似乎都在表明自7月底以來大盤在諸多利好疊加下上演逼空行情,是為后市中長期牛市形成堅實的基礎和明確的預期。

 高頓網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