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大學里“考證之風”盛行,有【跟風】和【證書至上】的嫌疑。
但是想一想工作之后再考證要面臨的重重困難,或許很多人都會許愿坐上時光機重回備考的最好時機。
一位工作兩年后開始考CFA的90后持證人曾這樣總結這些【困難】——
畢業(yè)兩年,因為并未在外企工作,英語能力幾乎都還給了老師,再次撿起來,尤其是金融英語,感覺有些吃力,常常導致題意理解出現(xiàn)問題;
原本從事的并非金融領域,跨專業(yè)學習,存在領域障礙,很多知識點只懂了表面,不得要領;
最開始嘗試自學,分不清主次和重難點,常常劃分錯誤,嚴重拖延備考進度;
工作本身繁忙,要擠出時間來復習,精力不復從前,總是想偷懶;
心態(tài)不穩(wěn),更加急于求成,一次失敗心態(tài)可能就崩了。
由此可見,工作之后再考CFA的確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
但是,這并不能阻擋上班族報考CFA的熱情,尤其是本身從事金融工作的小伙伴。對于他們來說,唯有真正進入這個“聰明人”的領域之后,才恍然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才之多,競爭之大。因此,當你具備深受全球金融投資界認可的CFA認證之后,你就比其他人更具有晉升和加薪的優(yōu)勢,也多了更多就業(yè)方向的選擇。
一句話,CFA錦上添花的作用能讓你在同等實力下有更多的籌碼和機會,軟性實力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場也不容忽視。
然而,在職備考CFA的困難也是有目共睹的,在這里,高頓財經(jīng)CFA研究中心的Brain老師和上班族考生強調(diào)兩點,一是做題,二是時間。
 

 
關于做題
雖然CFA考試內(nèi)容中需要記憶的部分也不少,但做題終歸是任何考試都邁不過去的一道坎。
備考CFA的過程中,做題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在做題之前,考生應該已經(jīng)過過一遍教材,對知識點章節(jié)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把握,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做題能夠加深理解的記憶。本身做題就是檢驗你對知識點理解程度的一道過程,通過做題去認識知識點是本末倒置的。
此外,做題固然要求做到盡量多的數(shù)量,但是也不能忽略整理錯題的重要性,在錯題中才能總結出自己的薄弱之處,多做兩遍錯題是一個不斷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
關于時間
上班族的日常工作大多都很忙,有時還要加班,很難有整塊整塊的時間去備考。在復習CFA的時候,往往覺得時間不夠用,進度不如預期。
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除了周末和節(jié)假日之外,我們只能擠出時間來復習,也就是利用好平時的碎片化時間。積少成多,積沙聚塔,每天細碎的時間加起來其實也頗有成效。
舉個例子,早上上班路上30分鐘、午間休息扣除吃飯時間30分鐘、上班期間看手機、刷手機朋友圈30分鐘、下班回家路上30分鐘、臨睡前刷手機30分鐘......如果你把這些時間都留給CFA,僅僅這些列出來的碎片化時間,累計就已經(jīng)達到2.5個小時了,每天把這2.5個小時好好利用起來,復習CFA的效率就能夠提高不少。
既然你選擇了CFA的道路,就應該明白,任何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能夠達到的,而任何困境總有應對的“良策”,畢竟,總是有人一步一步走上了頂峰。
說實話,就算是為了更高的薪水,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獲得更好的生活,你也得鉚足了勁兒拿下CFA!畢竟,我進金融圈,就是為了賺更多錢的。
▎本文作者:Stella,高頓財經(jīng)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轉載必須注明來源高頓、侵權必究、不得隨意更改和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