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3日語或204英語(二)或241法語或242德語
3、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
4、441出版專業(yè)基礎
二、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出版業(yè)務與實踐
02(全日制)數字出版
三、擬招人數
1.本專業(yè)擬招收推免生7人。
2.學制2年。
四、學院簡介
1917年,復旦公學開辦大學本科,定名“復旦大學”。是年亦為中國新文學發(fā)端之初,胡適和陳獨秀先后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和《文學革命論》。于中國文學新舊碰撞、沖突激蕩之際,復旦大學“國文科”肇建——“復旦中文”開始了她的光輝的歷程。秋文脈,樹蕙滋蘭。歷代復旦中文人潛心學術,名師輩出:陳望道先生,建立了我國修辭學的科學體系,語法方面亦有開創(chuàng)性貢獻;郭紹虞先生和朱東潤先生,是中國文學批評史最主要的奠基人,朱東潤先生還是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重要開拓者;劉大杰先生的《中國文學發(fā)展史》,是該領域半個多世紀里最經典的專著;陳子展先生和蔣天樞先生的《詩經》《楚辭》研究、張世祿先生的音韻學史研究、趙景深先生的古代戲曲和俗文學研究、王欣夫先生的書目文獻學研究、賈植芳先生對現代文學研究的大力推動以及在比較文學領域的篳路藍縷之功、胡裕樹先生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蔣孔陽先生的西方美學研究、王運熙先生的樂府詩和六朝隋唐文學文論研究等,皆足以代表各自領域中一時最為領先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