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人事考試網發(fā)布的最新通知,25年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試大綱已發(fā)布,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財政與財政職能、財政支出理論與內容、稅收理論、貨物和勞務稅制度、所得稅制度、財產和行為稅制度、稅務管理、納稅檢查、公債、政府預算理論與管理制度、政府間財政關系、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等相關的原理、方法、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等,以及是否具有從事財政稅收專業(yè)實務工作的能力。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考試大綱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考試大綱
  1.公共財政與財政職能。理解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了解市場失靈的表現,理解公共財政存在的前提,掌握財政職能的基本理論、財政職能的內容。
  2.財政支出理論與內容。了解財政支出的分類,理解財政支出的經濟影響,掌握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衡量指標、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增長趨勢、影響財政支出規(guī)模的宏觀因素,了解財政支出效益的特點,熟悉財政支出效益的考核方法,掌握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的具體內容。
  3.稅收理論。理解稅收的基本原理,熟悉稅收原則,了解稅制與稅制結構,理解稅收負擔,了解國際稅收相關概念,掌握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了解國際避稅與反避稅。
  4.貨物和勞務稅制度。掌握增值稅的各項規(guī)定,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增值稅的征收管理規(guī)定,掌握消費稅的各項規(guī)定、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熟悉關稅的各項規(guī)定、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5.所得稅制度。掌握企業(yè)所得稅制度的各項規(guī)定、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熟悉企業(yè)資產的稅務處理,掌握征收管理方法,了解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各項規(guī)定,掌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6.財產和行為稅制度。理解房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與地方教育附加、車船稅、車輛購置稅、船舶噸稅、環(huán)境保護稅、資源稅、煙葉稅等各稅種及其規(guī)定,掌握各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與征收管理方法。
  7.稅務管理。理解稅務基礎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內容,熟悉稅務登記、賬簿憑證管理、發(fā)票管理、納稅申報,了解稅收征收管理的內容,掌握稅款征收、納稅擔保、稅收保全和稅收強制措施、稅款追征與退還、欠稅管理等內容,理解納稅信用管理和稅務行政救濟管理。
  8.納稅檢查。了解納稅檢查的基本概念、必要性和范圍,理解納稅檢查的方法,熟悉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檢查方法,掌握賬務調整的基本方法,熟悉增值稅會計科目的設置,掌握增值稅、消費稅、企業(yè)所得稅的檢查方法與賬務調整。
  9.公債。理解公債理論,熟悉公債制度中發(fā)行、償還、發(fā)行管理權限、收入使用、持有者、流通等方面的規(guī)定,了解公債市場的原理與功能、公債的流通市場,熟悉政府直接隱性債務和或有債務的原理,了解我國地方政府的債務。
  10.政府預算理論與管理制度。理解政府預算的基本理論、基本特征和研究視角,熟悉政府預算的決策程序及模式,政府預算的原則與政策,掌握政府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及審批監(jiān)督制度、政府預算的績效管理和財政核心業(yè)務一體化管理。
  11.政府間財政關系。理解政府間財政關系劃分的基本理論,熟悉政府間收支劃分的制度安排,了解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內容,了解政府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的調整改革。
  12.財政平衡與財政政策。理解財政平衡和財政政策的基本理論,熟悉財政政策的目標和類型、財政赤字的彌補方式,了解財政政策的類型與效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的原理,熟悉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方式。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難度
  難度系數:較高
  科目特點:專業(yè)性強,涉及大量政策法規(guī)和財務知識,考題重復率不高,計算題偏多,理論與實務能力均考核。
  適合人群:從事財務、稅務、審計等相關工作的人員,如國稅局、財務類、會計類等稅收相關的人群。
  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精選習題示例
  1.關于公共物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消費者增加,受益程度下降
  B.消費者增加,邊際成本遞減
  C.其效用不能分割為若干部分
  D.提供者著眼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的特征:1.效用的不可分割:公共物品是向整個社會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與消費的特點,其效用為整個社會的成員所共同享有,不能將其分割為若干部分,分別歸個人或社會集團享用。C項正確。2.受益的非排他性。3.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增加一個消費者,其邊際成本等于零。AB項錯誤。4.提供目的的非營利性:提供公共物品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追求社會效益和社會福利的最大化。D項錯誤,不著眼于經濟效益。
  【考點來源】第一章知識點:公共物品的特征
  2.市場經濟需要政府的干預,政府可以干預市場的根本原因為()。
  A.市場失靈
  B.經濟的波動與失衡
  C.政府可組織公共生產和提供公共物品
  D.政府運行以政治權利為基礎和前提,政治權利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卻可支配財富
  【參考答案】D
  【解析】A選項市場失靈是公共財政理論基礎之一。B選項經濟波動與失衡是市場失靈的表現之一。C選項是政府干預的渠道和手段之一。政府的運行是以政治權力為基礎和前提的,政治權力不能創(chuàng)造財富,卻可以支配財富,這正是政府可以干預市場的根本原因。
  【考點來源】第一章知識點:政府干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