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享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知識點,考生需要掌握稅收職能、稅法淵源稅負等內容,2023年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專業(yè)考試科目為《經(jīng)濟基礎知識》、《財政稅收專業(yè)知識和實務》。
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知識匯總:稅收理論

  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第三章知識點:稅收理論

  考點1:稅收職能

  1.財政職能:稅收通過參與社會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功能。
  2.經(jīng)濟職能:為實現(xiàn)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通過稅收分配,對資源配置、國民經(jīng)濟的地區(qū)分配格局、產業(yè)
  結構、社會財富分配和居民消費結構等進行調節(jié)的功能。
  3.監(jiān)督職能:(1)通過稅收的變動情況的反饋監(jiān)督經(jīng)濟的運行,實施宏觀調控。
 ?。?)通過稅收征管過程對納稅人的生產經(jīng)營活動進行監(jiān)督,促使其正確履行納稅義務。

  考點2:稅法淵源

  1.正式淵源:憲法、法律、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地方政府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
  例、國際稅收條約或協(xié)定。
  2.非正式淵源:習慣、判例、稅收通告等。(記少的)

  考點3:稅負

  1.稅負轉嫁的形式
  把消費者當作觀眾,把市場看作舞臺,我們面向消費者,向前就是向著消費者。
 ?。?)前轉:納稅人在進行貨物或勞務交易時通過提高價格的方法將其應負擔的稅款向前轉移給貨物或勞務的
  購買者或最終消費者負擔的形式。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
  (2)后轉:納稅人通過壓低生產要素的進價從而將應繳納的稅款轉嫁給生產要素的銷售者或生產者負擔的形
  式。
 ?。?)消轉:納稅人對其稅收負擔既不向前轉嫁也不向后轉嫁,而是通過改善經(jīng)營管理或改進生產技術等方法,
  自行消化。
 ?。?)稅收資本化:生產要素購買者將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納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轉移給
  生產要素岀售者的一種形式。
  2.稅負轉嫁的一般規(guī)律
  (1)對供給彈性較大、需求彈性較小的商品課征的稅較易轉嫁。
 ?。?)對壟斷性商品課征的稅較易轉嫁。
 ?。?)流轉稅較易轉嫁。
 ?。?)征稅范圍廣的稅種稅負較易轉嫁。
         【公式大全】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公式

  考點4:國際稅收

  1.產生原因:管轄權的重疊。
  2.研究內容: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
  3.重復征稅抵扣方法
  (1)低稅法: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國外來源的所得,單獨制定較低的稅率征稅,以減輕重復征稅。
  計算方法:國外來源所得*專門稅率+本國來源所得*所得稅率
  (2)扣除法: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取得的國內外所得匯總征稅時,允許居民將其在國外已納的所得稅視為費用
  在應稅所得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部分征稅。
  計算方法:(全部所得-國外已繳稅款)*所得稅率+國外已繳納稅款
 ?。?)免稅法: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來源于非居住國的所得額,單方面放棄征稅權。
  計算方法:本國來源所得*所得稅率+國外已繳納稅款
 ?。?)抵免法:居住國政府對其居民國外所得在國外已納的所得稅,允許從其應匯總繳納的本國所得稅款中抵
  扣。計算抵免然后比較全部所得*本國所得稅率,看是否需要補稅。
  1)分國抵免
  抵免額計算方法:全部所得*本國所得稅率*(某國來源所得/全部所得)
  2)綜合抵免
  抵免額計算方法:全部所得*本國所得稅率*(國外來源所得/全部所得)
  3)分項抵免
  抵免額計算方法:全部所得*本國所得稅率*(某項國外所得/全部所得)
相關推薦
以上就是【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知識匯總:稅收理論】的全部內容。想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學習經(jīng)濟師?趕快來測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