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的題型題量上,兩批次考生所使用的試卷是完全一樣的,主客觀題各占50分。其次,從命題角度來看,第一批次(8.28)審計考試,的主觀題比較靈活,客觀題相對常規(guī)。而第二批次,主觀題中考到了同學們熟悉的“監(jiān)盤、函證”,客觀題相對比較靈活,個別題目經考生們回憶“均做了大量標記”。綜合看來,整體難度兩份試卷沒有太大差距,基本保持均衡。
7.考察了非統(tǒng)計抽樣的相關概念~在上一批次(8.28)的試卷中考察了統(tǒng)計抽樣與非統(tǒng)計抽樣的辨析~由此可見統(tǒng)計抽樣與非統(tǒng)計抽樣的基本概念,也是我們的真題“常駐嘉賓”~
8.考察了貨幣單元抽樣的特點~雖然歷年來該考點考頻并沒有很高,但其實只要在課上跟著老師聽過一次,分析對比貨幣單元抽樣與傳統(tǒng)變量抽樣的優(yōu)缺點的講解,做對此類“知識點直接還原”形式進行考察的題目,比較簡單的哦~
通過以上幾題分析下來,審計抽樣在兩批次試卷中(根據現有考生回憶版本真題),客觀題均占3題,比重適中,主要側重于對基礎概念的考察,如果看到這里,本年尚未備考審計的小伙伴,以后學到這一章的時候,并不用太擔心計算問題~
9.考察了審計工作底稿所包括的內容(2020年的考察形式為不包括),以及識別特征。
識別特征需要具有唯一性~這個是大家倒背如流的知識點啦~對于底稿所包括的內容,仍舊是延續(xù)了上一年的考察方式,同個知識點變換單多選進行考察(此類考察套路在近幾年還是比較流行的),可見真題研究的價值和重要性~
10.考察了項目組內部討論的內容。大家要知道,項目組內部討論并不是“茶話會”,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有目標有內容也會確定人員~
相關知識點總結辨析如下:
討論目標 |
(1)在各自負責的領域內,由于舞弊或者錯誤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2)各自實施審計程序的結果如何影響審計的其他方面,包括對確定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影響。 |
討論內容 |
(1)通常包括被審計單位面臨的經營風險
(2)財務報表容易發(fā)生錯報的領域以及發(fā)生錯報的方式
(3)特別是由舞弊導致重大錯報的可能性。 |
討論人員 |
(1)項目組關鍵成員(應當,并非所有成員)
(2)專家(如需要)
(3)項目合伙人應當確定向未參與討論的項目組成員通報哪些事項 |
11.考察了穿行測試的目的。對于穿行測試,同學們一定要和控制測試區(qū)分開來,穿行測試是了解控制、控制設計是否有效、確定控制是否執(zhí)行,而控制測試是針對控制運行的有效性獲取審計證據。
具體相關內容展開如下:
執(zhí)行穿行測試可獲得下列方面的證據∶
(1)確認對業(yè)務流程的了解;
(2)確認對重要交易的了解是完整的,即在交易流程中所有與財務報表認定相關的可能發(fā)生錯報的環(huán)節(jié)都已識別;
(3)確認所獲取的有關流程中的預防性控制和檢查性控制信息的準確性;
(4)評估控制設計的有效性;
(5)確認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
(6)確認之前所做的書面記錄的準確性。
以上就是在CPA考試【CPA考情復盤(二):延考《審計》客觀題考點回顧及詳解!】的全部解答,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CPA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