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注會的過程是較為辛苦的,對于科目有一個合理的學習順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備考。那么先考哪幾科比較好呢?高頓財經小編帶各位來看看這六科首在企業(yè)發(fā)生的各種經濟活動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
  一、注會各科的作用
 
  會計主要講做會計分錄進行核算、記錄經濟活動的;審計主要講審查和監(jiān)督企業(yè)的經濟活動的,這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的時候才會發(fā)生的;財務成本管理主要講經濟活動的融資、籌資、短期資金營運和成本計算等;經濟法主要講經濟活動應該在怎樣的法律框架內進行開展;稅法主要講企業(yè)進行的經濟活動應該如何納稅,納多少稅;企業(yè)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主要講兩個方面,一是為經濟活動制定戰(zhàn)略,進行決策;二是把經濟活動產生的風險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二、各個科目間的聯(lián)系性
 
  注冊會計師考試6門科目中,會計是基礎科目,懂得核算記錄才會在審計的時候看懂財務報表;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實際上有重疊的部分,都針對一個投資項目、或者籌資項目時,進行評估和可行性研究。兩科不同的是,前者定量,后者定性。之前,CPA考試科目只有五門課,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是從財管里分出來,成為了第六門課,所以兩科同時考有部分內容相互印證、促進;經濟法是約束企業(yè)經濟活動的法條,比如證券法會設計到許多財務指標,公司法里涉及的股東權利與義務等,也會涉及到財務成本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但并不深入;稅法相對獨立,只是計算企業(yè)所得稅中會計利潤換算成應納稅所得額時,會涉及會計知識,但并不深入;審計與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之間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兩科都有內控指引可以對比著看的,不過學習的比較粗淺,可能容易混淆。
 
cpa科目建議考試順序 考注會先考哪幾科?
 
  三、先考哪幾科比較好?
 
  會計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中基礎性的課程,優(yōu)先學好會計對于今后學習其他考試科目都會有不小的幫助??忌嬲莆諘緝热?,打牢基礎,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節(jié)問題。會計不該晚于審計,會計越早考越好;會計、審計和財管相對比較難,盡量先通過考試,這樣盡可能地在規(guī)定的年限內通過全部考試科目。稅法、經濟法和戰(zhàn)略三門相對容易,搭配這三科備考,可以緩解學習壓力。
 
  四、計劃幾年通過注會考試
 
  看到很多學霸們一次過六科,不少考生也想嘗試一年學習六個科目,這種做法未必是正確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自己能為注冊會計師投入多少備考時間,并根據自身的基礎情況,進行選擇,好高騖遠的結果往往不盡人意。一般來說,建議2-3年通過較為合理。以下是高頓CPA老師的報考建議:
 
  如果規(guī)劃三年考出的話:
 
  方案一:第一年,會計+稅法;第二年,審計+經濟法;第三年,財管+戰(zhàn)略。
 
  方案二:第一年,會計+審計;第二年,財管+戰(zhàn)略;第三年,經濟法+稅法。
 
  如果規(guī)劃兩年考出的話:
 
  方案一:第一年,會計+稅法+經濟法;第二年,審計+財管+戰(zhàn)略。
 
  方案二:第一年,會計+審計+稅法;第二年,財股+戰(zhàn)略+經濟法。
 
  注冊會計師專業(yè)階段六個科目中,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理解起來相對困難,需花費的備考時間較長;經濟法、稅法、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花費的備考時間相對較短。考注會是個力氣活兒,勤奮的汗水,科學的學習方法,再加上“高頓上財名師”的指導,就更好了。
 
  推薦閱讀:
 
  ▎本文由高頓CPA leilizhen 整理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