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和金融中的許多術語在日常使用中有著不同甚至不固定的含義。一般人可以互換使用的一些術語在財務或會計上下文中有非常具體的定義。利潤和凈收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雖然這兩個術語都涉及現金正流,但它們的定義和上下文用法在重要方面有所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試不愁用高頓題庫,cma全套考試資料下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三個關鍵點需要注意:
  (1)利潤只是指扣除費用后剩下的收入;根據從收入中扣除的成本類型,它有好幾個層次。
 ?。?)凈收入,也稱為凈利潤,是一個單獨的數字,代表一種特定類型的利潤。
 ?。?)凈收入是財務報表中著名的底線。
 
凈收入和利潤
  關于凈收入
  凈收入,又稱凈利潤或凈收益,是一個具體的概念。最全面反映企業(yè)盈利能力的數字——在上市公司用來計算每股收益——代表了損益表著名的底線。
  公司的凈收入是一系列計算的結果,從收入開始,包括一定時期內的所有費用和收入流。
  所有流入和流出一家公司的資金都要計入這個總數。這包括產品制造的費用;營業(yè)費用;付款債務;貸款利息或投資利息;附屬公司控股或出售資產的額外收入流;資產折舊和攤銷;稅收;甚至對不尋常的事件一次性付款。
  凈收入,像其他會計方法一樣,很容易通過激進的收入確認或隱藏費用等手段被操縱。當投資者和分析師根據凈收入數據做出投資決策或評估時,他們會審查用于計算企業(yè)應稅收入和凈收入的數據的質量。
  所以,嚴格地說,純收入是利潤的一種形式。
  關于利潤
  凈收入是一個具體數字的同義詞,而利潤反過來可以指許多數字。利潤僅僅是指扣除費用后剩下的收入,公司會計按不同層次計算利潤。
  例如,毛利是收入減去一種特定類型的費用:銷售商品的成本(銷貨成本)。營業(yè)利潤是指收入減去銷貨成本和營業(yè)費用——必須包括維持企業(yè)經營所必需的所有固定和可變成本。
  通過計算不同階段的利潤,公司可以了解哪些支出在利潤中占的比重最大。
  許多企業(yè)業(yè)績是基于各種形式的盈利能力。一些分析師感興趣的是頂線盈利能力,而另一些分析師感興趣的是支出前的盈利能力,如稅收和利息,還有一些分析師只關心支付所有支出后的盈利能力。
  凈收入和利潤是財務會計學習中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高頓教育在國內財經教育中有著突出的貢獻,可以說引領了財經教育的發(fā)展,大家有任何財經教育的疑問和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聯系高頓的小伙伴們!